達川區翠屏街道:“四訪兜底法”讓小事不出小區 大事不出社區
? 近年來,翠屏街道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目標,牢記為民解難、為黨分憂的政治責任,創新發展“楓橋經驗”,通過源頭控訪、全域暢訪、服務降訪、聯動化訪“四訪”機制傾聽群眾心聲、直面群眾訴求、解決群眾難題,推動一批信訪問題提前預警、靠前服務、超前化解,轄區信訪舉報量明顯下降,黨風廉政建設社會評價滿意度明顯提升。
源頭控訪,遏制信訪舉報增量。充分依托“紅板報、紅喇叭、紅顯屏”,常態宣傳黨的歷史、發展成就、惠民政策等,讓群眾感黨恩、聽黨話、跟黨走。創新“聽、評、問、詢”四位一體居務民主聽證制度,讓居民參與社區建設、發展事務決策的事前聽證、事中見證、事后評定、履職質詢等全過程管理。通過“民事民提、民事民議、民事民決”的三民舉措,嚴格按照“六定三化”模式,每月對黨務、居務、財務情況進行公示,真正將權力置于陽光之下、監督之中。今年以來,召開議事會12次,民主聽證會4次。
全域暢訪,暢通群眾訴求渠道”。通過“線上線下”模式,拓寬黨內監督、群眾監督渠道。“線上”即通過推廣上線智金華App“微訴求”、舉報電話、“碼上舉報”等,讓群眾一機在手即可便捷的反映問題;“線下”即在人流集中區域設置信訪舉報箱、清風驛站流動接訪、帶案下訪、重點約訪等方式,將信訪關口前移。今年以來,共收到醫保政策、鄰里矛盾、樓道衛生、亂停亂放等群眾訴求類問題43件,檢舉控告類1件。
服務降訪,夯實基層治理根基。大力推行小區“家門口”黨建,建立“共治、共建、共管、共享”聯動管理機制,優化224個“三無”小區臺賬,試點引入公司化管理模式在轄區4個社區16個小區實施片區化“三無”小區物業管理模式。結合“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”“民情戶戶通”“千名紀檢監察干部進萬家”活動,選派74名“小區專員”常駐小區為民解憂,配齊配強基層網格長、樓棟長等治理力量,切實增強基層治理合力。
聯動化訪, 提升信訪化解質效。整合轄區各方力量成立多元化矛盾調解中心,建立由60余名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、司法專員、社區專員、法律顧問、社區民警、社區干部組成的多元化調解隊伍。聘請100余名老教師、老軍人、老干部、老警察、老黨員“五老”調解員,主動深入群眾身邊解決問題、調解糾紛,今年先后聯動化解物業糾紛、征地拆遷、違法搭建、環境保護等矛盾糾紛24件,有效遏止了“民轉刑”“民轉群”事件發生。